收藏

古代玉器的形与色关系

  形与色,作为构成玉器翡翠外观的两个核心要素,两者并非独立存在,而足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新右器时代玉器翡翠诞生到现在,玉器翡翠的发展已经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在此期间,玉器翡翠的形状在不断变化和进化,古人制作玉器翡翠时,对颜色的选择的标准也在随时代的变化而进步,从彩石到白玉,再到翡翠的兴起,其间经历了一个过程,玉器翡翠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逐渐达到形与色的完美统一,成为最具美学与研究价值的艺术形式。玉器翡翠形与色二者之间的地位变换及交叉关系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玉器翡翠的形和色,是在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中互相影响,互相演变的,大致经历了三个过程:

  ①.三代前形色并重。

  ②.春秋战国.明,单色玉盛行。

  ③.清中后期,翡翠流行,玉器翡翠的颜色多元化,形色开始有机统一,成为评价玉雕艺术价值的重要元素。在这一演变过程中,文化始终是形色关系演变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玉器翡翠从实用的生产工具到代表权势、道德的礼仪用玉再到美轮美奂的饰物的演变,其欣赏价值越来越突出,美学特征也越来越明显。早期的玉器翡翠一方面由于脱胎于石器,另一方面由于主要用于生产劳动,实用性较强,注重形状而忽视玉器翡翠的颜色。

  我们现今看到史前早期的古玉很多是具有实用价值的有玉斧、玉铲、玉刀、玉戈等生产工具和武器,到了新石器时代,石、玉之间逐渐分离开来,玉器翡翠的用途逐渐发生改变,成为装饰品以及礼器,在这一过程中,形色关系可谓不分伯仲。石玉分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原始人对原料的选择,无论是玉还是石,都有一定的偶然性,最开始是无差别选择的,但随着原始人在生产工具和劳动实践中,渐渐发现一些材料除了颜色漂亮外,在硬度、质地上区别于普通石料。根据杨伯达的考证,“北京人”已经有意识的在其住地2公罩外的地方开采水晶,而旧石器初期,原始人选料的原则是就近所得,显然,他们已经能初步识别玉和石。根据古人对玉“石之美者”的定义,在此阶段,原始人分别玉石的一大标准就是颜色。

  当然,此时玉料和石料用途并无区别,都是为了打制工具。随着技术进步,原始人开始对玉料材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发现一些能够进行琢磨的玉料,相比普通石料更加珍贵,所制成的成品的色泽、纹理、质感等更加突出,也更适合制作工具。事实上,很多玉器翡翠,比如斧、钺等是从实用工具中进化来的,它们的形制,也必须符合工具的要求。

  因此,在玉石这一分化过程中,原始人既看重色,因为这是区分玉和石的前提,但由于玉器翡翠是从石器里分离出来的,本身也具有石器的一些特点,原始人在制作玉器翡翠时,同时看重材料的其他性质,以及最后成品的形制。这两个过程的产生,并没有明显的先后关系,原始人也没有明确的审美观,只是朦胧地觉得,玉料比石料更加珍贵,此时形与色的地位,无疑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