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浅析1953年面值3元井冈山纸币

  发行原因

  一,当时苏联的卢布常用“三”的面额,有三戈比的硬币和三卢布的纸币。第二套人民币于1950年开始规划设计,1953年开始制版和印刷,当时正是我国向苏联方全面学习的时期,所以在这方面也借鉴了卢布的面额体系。

  二,时间紧迫,印钞厂生产能力有所不足导致的。当时我国印刷技术还很落后,对大面额钞票采用的复杂凹版对印技术和水印造纸技术的掌握都不过关,所以二版币中的大面额钞票要委托苏方代为印刷,其余小面额纸币的钞票纸,也大多要靠苏方提供。第二套人民币起初设计的最大面额钞票是100元,后来为了预防逃到台湾的国民党大批量造假,把最高面额限制在10元(这样造假的成本和难度也就大大增加了)。在货币总需求量确定的条件下,这就大大增加了印刷的工作量,即使是苏方大型印钞厂的生产能力,要想在一年多时间里完成这样大批量的生产,也是十分困难的。如果再没有“三元”的面额,一元、二元纸币的印刷量就要更加增多,印刷任务就更难以完成了,所以经过与苏方的技术性商讨,我国最终确定了模仿卢布的1元、2元、3元(苏三元)、5元、10元的面额划分。

  停止流通原因

  因为这一面值的人民币当时是在苏联印刷的,后来由于中苏关系恶化,为防止苏方利用手中的印版印制“真版伪钞”,扰乱我国金融秩序,中国人民银行于1964年4月14日起在一个月内限期收回并销毁,1964年5月15日停止收兑和流通使用。

  1953年3元纸币人民币的收藏价值

  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印刷技术水平比较落后,而大面额纸币对防伪技术要求又特别高,需要尽量使用精致复杂的设计,当时国内印钞厂难以完成。因此,在第二套人民币设计之初,我国政府就已经开始与苏联洽谈委托代印人民币的事宜,其中3元、5元、10元就由苏联代为印制。到1954年7月,苏联一共向我国交付了10亿3095万张3元券。

  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两国在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问题上发生尖锐的冲突,在两国官方报刊上公开发表书面论战,甚至发展到在国际会议场合当众互相拆台的地步,最终导致两国同盟关系彻底破裂。为了预防苏联利用手中保存的人民币印版印刷纸币扰乱国内经济,中国人民银行在1964年4月14日发布了《关于收回三种人民币票券的通告》,决定从1964年4月15日开始,限期一个月收回流通领域中由苏联印刷的人民币纸币,过期不再收兑。于是1953年版3元纸币被大量回收销毁,存世的全新品十分罕见,成为纸币市场上的一个珍稀品种!

  苏三元前后共使用了9年,是为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周总理指定印刷发行的,由苏联代印。是借鉴当时苏联的卢布常用“三”的面额。此版币是中国唯一的一枚三元面额纸币。目前存世量甚少。一般市场里常能看见的,是经过粘贴修补的旧币,没多少实际收藏价值。由于全国人民对周总理有着独特的情怀,基本有此张纸币的收藏者都不愿意出手,以纪念周总理。使得此币市场非常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