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窑白瓷的鉴定方法
定窑白瓷的鉴定方法,定窑白瓷的驰名始于北宋,而定窑白瓷的烧造则始于唐代。定窑窑址位于河北曲阳涧磁村。唐代的定窑白瓷具有与邢窑白瓷相似的特征,器形有碗、盘、托盘、注壶、盆、三足炉和玩具等。那么定窑白瓷的鉴定方法有哪些?
关于定窑白瓷的鉴定,小编认为增加实践经验是必须的,但是理论也是不能少,这里小编向大家介绍下定窑白瓷的特征,对大家的鉴定是有帮助的。
宋代定窑白瓷胎质洁白细腻、胎体轻薄、胎釉颜色为乳白色,呈现白中闪浅米黄色,在瓷器表面容易堆积釉料的地方会出现泪痕症状,泪痕显色为黄绿色。泪痕现象只有在北宋定窑瓷器身上才能看到,这是北宋定窑区别与唐朝至五代期间定窑白瓷的一大特征。
北宋定窑白瓷的口沿都是没有施釉的,形成的这种口沿被称之为“芒口”,为了掩饰没有施釉的缺陷,当时的人们用金、银、铜制作的边圈镶嵌在芒口上,这是宋代定窑白瓷的一大特色。
宋朝定窑出产白瓷若为官府所用,则瓷器底部会有“官”、“尚食局”等字样标识。使用放大镜观察定窑白瓷,会看到釉面里存在大小不一的气泡,通常是一团密集的小气泡被一些大气泡疏散的包围着,利用定窑白瓷的这个特点可以区别于宋代影青瓷。
值得一提的是,金代时期产定窑白瓷与北宋定窑白瓷几乎一样,但是这只包括金代定窑白瓷中质量上乘者,而金代定窑白瓷品质为中低档次则明显比不上北宋定窑白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