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纪念币二组27克曹操银币
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系列纪念币第二组的图案选择了曹操阵营的代表人物和事件,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曹操浓墨重彩地被刻画为一个阴谋家。因此说到曹操,人们总会联系到“枭雄”这个说法。
当初许子将那句“治国之能臣,乱世之枭雄”无疑是对其最准确的描述,但是我们要知道,在三国这片乱世之中,曹操不是袁绍,缺乏庞大家族世系的有力支撑;曹操不是刘备,没有一个悠远的帝王谱系可供露脸,用仁德打动他人;曹操也不是孙权,能够尽享伟大父兄创下的那一片煌煌基业,名正言顺成为一方的霸主。所以他只能仰仗自己乱世英豪的非凡才能和雷厉风行的手段,做一个枭雄。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
在这个历史舞台上扮演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总比那些被淹没在历史尘埃中的配角过得有意义,我们如果说三国中的诸葛亮是“完人”,他智慧过人,人格高尚;那么曹操则是另一种形式的“完人”。因为他性格繁复多样,能力全面,亦正亦邪,实在难以“盖棺定论”。
三国演义在种种方面刻画了曹操矛盾的一面,使曹操的形象显得尤为真实,在性格上,曹操爱才惜才又妒才弑才。如官渡之战时,他曾跣足迎许攸,但却因许攸的过度骄横而假借许褚之手将其杀害;又如欣赏杨修,却又因杨修多次看穿了自己内心所想而心生厌恶,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他在性格方面的矛盾之处。
在能力上,曹操就像是个全能的人。他在调兵遣将这方面一点都不输给诸葛亮;在用人方面也独具慧眼,他手下无不有能独当一面的大将;他懂军事政治,更特别的是,他还有一颗诗人的心。
在正邪评判上,曹操曾经“挟天子以令诸侯”,虽封为丞相,却已被公认是奸邪乱党;但曹操的《嵩里行》里面反应了的是他善良与正直的一面,“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诗总是能反映作者心中最真实的想法。我们可以认为,正是因为他看到军阀混战导致民不聊生的场面,曹操才萌生了要加速统一中国的念头,这又何尝不可呢?
今天,在这个理性的社会,我们评价任何一个历史人物都不应该站在过度片面的角度,没有一个人在任何方面都是完美或者说善良的。很多时候不同理念的冲突只是因为,每个人服务的阶级,信奉的东西的不同。
曹操是另类的完人,而这枚银币,会让我们明白到,不过是枭雄还是英雄,能被历史记载下来的都是些了不起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