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唐卡题材有哪些

  唐卡题材有哪些,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它类似于汉族地区的卷轴画,多画于布或纸上,然后用绸缎缝制装裱,上端横轴有细绳便于悬挂,下轴两端饰有精美轴头。画面上覆有薄丝绢及双条彩带。涉及佛教的唐卡画成装裱后,一般还要请喇嘛念经加持,并在背面盖上喇嘛的金汁或朱砂手印。那么唐卡题材有哪些呢?

  唐卡的题材和内容丰富多彩,包含有宗教的内容,也含有非宗教的内容。大致有这么几类:佛、菩萨、佛母、罗汉、护法、上师或历史人物、教规、神话传说、医药和天文历算、历史故事、建筑、法器图案等。

  早期的唐卡画主题十分突出,即以一个主尊佛、菩萨、度母、护法神为主,很少绘主尊以外的眷属、供养等陪衬背景和装饰,画面简单明了。然而到了藏传佛教后弘期,即10世纪以后,形成了众多教派共处的繁荣局面,唐卡绘制的高僧大德开始考虑这一多教派共处的社会现实,增加了以主体神像相关的细节和背景装饰。出现了佛传故事、本生画、经变画、本尊、菩萨、护法、上师、大成就者、坛城、变化身等多种题材内容。这一被称为西藏“百科全书”式的绘画,不仅包含有佛教的丰富内涵,还将触角伸向了历史、现实人物、民俗风情、医学、天文历算、音乐舞蹈等方面。在同一幅唐卡画中,有不同教派创始人同列“空界”的画面。但各教派在绘制唐卡时还是侧重突出教派特色,如宁玛派和萨迦派都有特殊的表现。一般唐卡分为三部分绘制,中间绘“本尊”佛,上部为“空界”(圣界),以“法身”、“报身”、“化身”,日、月等;下部为“地界”(凡界),绘空行、护法、僧侣、眷属、供养人等。唐卡绘制有佛教的仪轨和定制,成书于四世纪以后印度笈多王朝时期的《度量经》奠定了唐卡造像体系的基础。

  在唐卡中,最重要的内容当属“佛祖”造像。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是各教派共同崇信的佛祖,是显教和密教派共尊之本师。各教派绘制“佛祖”时一般采取两种布局方式:一种以释迦牟尼为中心,占据画面大部分,用莲座、背光、花蔓作简单的衬托。另一种在佛祖的上方“空界”绘画有该教派的创始人祖师像,表明唐卡出自的教派。这是比较常见的画法。释迦牟尼也有两种装饰:佛像装和菩萨装。如佛祖身披袈裟,没有项琏、璎珞。左手托钵,右手施触地印,结跏跌坐于莲台上,只有朴素的头光和背光。上边绘有莲花生大师坐像,表明是宁玛派的绘画风格。释迦牟尼以菩萨装绘制的佛像,头戴珠宝佛冠,莲花耳当、璎珞项圈、云纹披肩,华丽而庄严,坐姿与手印同上。但在佛祖“地界”绘有十一面观音、度母,以及供养人。“空界”还绘有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和其弟子贾曹杰、克主杰像,是典型的格鲁派风格。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是青海古称宗喀地方人,但在西藏有更大的影响。格鲁派形成后,首先在西藏弘传开来,并从1409年传召大法会开始,先后建成格丹寺、蜇蚌寺、色拉寺和扎什伦布寺。17世纪和18世纪先后在青海建成塔尔寺、甘肃建成拉卜楞寺。在近600年的历史中形成了达赖、班禅两大活佛的转世系统,特别受到清王朝的扶植后,一些教派受其影响逐渐皈依格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