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邮票的刷色与变体

  邮票的刷色是指邮票图案所印刷的颜色,刷色是邮票的重要特征之一。邮票的刷色同邮票的纸张、印刷工艺及油墨相关,其中决定的因素是印刷所用的油墨。多年来,印制邮票都采用专门的油墨,不同的印刷机或不同的印刷版别,使用不同的特制油墨,如雕刻凹版油墨、平版油墨等。这样不仅保证了邮票图案的色相纯正鲜丽、线条精细光洁,而且对防伪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刷色是衡量邮票印制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不少国家没有能力印制邮票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广大集邮爱好者来说,了解邮票刷色的一些基本知识,具有指导个人集邮的现实意义。

  ⒈邮票刷色的分类。

  ⑴单色:即邮票图案只用一种颜色印刷,也称为单一刷色。用一种颜色印刷邮票的印刷工艺比较简单,且成本低。各国早期的邮票用单色印刷的较多,而近期邮票中在用量大的普通邮票中还不时可见。新中国成立初期,普通邮票、纪票、特票中有不少是单色邮票。而近年来如J134“朱德同志诞生一百周年”邮票的刷色也是单色。由于此票是雕刻版印刷,线条粗细、疏密处理恰当,能很好地表现出图案的层次,印刷也十分精美。

  ⑵双色:邮票图案采用2种不同的颜色印刷。有的是一种颜色各占图案的某一部分,互不相干,印刷工艺简单。如T113“中国古代体育”邮票,边框是一种颜色,而图案中心部分与文字是另一种颜色。有的则是2种颜色叠印,即先印一种颜色,再在图案上印另一种颜色,如J83“柯棣华逝世四十周年”邮票就是这种双色邮票。

  ⑶多色:又称为彩色,即邮票图案印有3种以上的颜色。通过叠印或套色印刷,使邮票图案获得丰富的色彩与层次,刷色艳丽,从而增强艺术效果,提高人们对邮票的收藏兴趣。近年来,以影写版、胶版印刷的许多邮票、小型张的刷色大多数是多色的,少的3~4种颜色,多的达5~7种色彩。

  此外,有的邮票刷色采用“套金”,即使用金墨在邮票上套印出金色,如J13“周恩来同志逝世一周年”邮票的金边。有的用银色油墨套印出银色的“印银”,如J12“刘胡兰烈士英勇就义五十周年”邮票。还有将彩色金属箔或色粉通过热压方法烫印到邮票上的“烫金”,如J41M“里乔内第31届国际邮票博览会”加字小型张,就是用“烫金”方法印上了金色的加字。有时甚至在印制邮票的油墨中加入磷光粉或荧光粉等发光物质或其他特殊材料,使邮票在紫光灯下或暗处发出某种颜色的光泽或使原来的某部分刷色呈现出变色的现象,这些或多或少涉及到邮票刷色的情况,集邮者应有所了解。

  ⒉邮票刷色的变体。

  是指邮票图案没有或部分没有印刷成规定要求的颜色,并漏过了检验,从邮局售出,成为刷色变体票。

  ⑴错色票,就是印错了颜色的邮票。这是在印刷过程中由于某种失误,如油墨颜色调配比例不当或调配不匀、用错了油墨等而造成的;有的在邮票试印时用一种颜色,而正式印刷的邮票是另一种颜色等。这种失误是很少发生的,一旦出现颜色印错的邮票,邮票印刷厂往往通过检验后抽出,不会流入销售渠道。但还是有极个别的情况例外,邮票印刷厂检验过程中没有发现刷色不对,邮局也忽视了颜色的差异,错色票被出售了。这种情况在英国、西班牙、奥地利和希腊等国家都曾出现过。由于错色变体票属于大变体,且数量极少,因此一旦出现错色票,往往成为该国的珍邮之一,价格自然不菲。

  ⑵漏色票是漏印了某种颜色的邮票,或在邮票局部漏印了某种颜色,形成邮票局部图案或文字变异。这也是邮票印刷厂在印刷过程中的某种失误而造成的,且检验中又未发现,随正常的邮票出厂,最后从邮局售出。近年来,我国曾多次发现局部漏色或漏印文字的邮票。如1995-20“九华胜景”中的(6-4)“祗园夕照”邮票漏印了面值;1995-24“三清山”中的(4-2)“司春女神”和(4-4)“巨蟒出山”邮票漏印了黑色的文字(以上均载于1996年《上海集邮》第4、5期)。笔者前几年也曾在邮局购到普27民居面值2元的“江西民居”邮票局部漏色票。横4连邮票的中间两枚下部部分深黄色漏印了。一般地讲,漏色变体票的珍罕程度无法同错色变体票相比(极个别的例外),根据漏色程度的不同在价格上也不相同。漏色多的才能列入大变体,而漏色少的一般称之为变体趣味品(即小变体)。

  ⑶套色移位双色和多色印制的邮票,一般都是先印浅的颜色,再印深色。在邮票印刷过程中,有一系列的“定位”措施,使印刷套色准确。即使如此,在大量高速印刷过程中偶而也会由纸张走偏或放偏等原因,出现套色移位。一般地讲,套色偏离1.5毫米以上才被认为是套色移位,若偏离到3毫米以上,才成为大变体。在《民居》普通邮票中,曾多次发现“套色移位”的邮票。

  许多集邮爱好者对邮票的刷色是十分留意的,在邮市里有时也会碰到一些刷色变异的邮票,令集邮者感兴趣。对此,笔者认为一定要谨慎对待,千万不要轻率掏钱购买。因为被集邮界公认的刷色变体票必须是确实从邮局窗口出售的。这种刷色变体票一旦从邮局售出,往往很快会在一些有影响的集邮报刊上披露,说明刷色变异情况,甚至包括邮局全张的张号等。而在邮市里出现的刷色变体票,不少属于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由于邮票印刷厂的管理制度未能严格执行,某些刷色变异的邮票已被检验出来,在销毁之前被人窃取并带出而流入邮市。这种刷色变体票实际上是废票,如漏色、错印某种颜色的半成品或“样品”,这种废票是不被集邮界承认为变体票的,若在邮集中展出,不仅得不到加分而会被扣分的。所以,在不能确定其真实“身份”前,显然不宜收集。

  二是由于刷色变体票的价格高于正常刷色的邮票,某些唯利是图或心术不正的人就在邮票刷色上动歪脑筋,想方设法做手脚伪造刷色变体票。最常见的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使邮票变色,用轻刮或轻磨手段制造所谓“漏印”等等。对这些所谓的“刷色变体票”,只要集邮者具有一定的邮识和辨伪知识是不难发现其破绽的。经过作伪者处理的“变体票”,在放大镜下认真观察其图案(最好同正常票对照),其色相显得陈旧,不鲜艳,或是可以在某处见到所谓“漏印”的颜色之网纹色点(色度可能略浅),或是邮票表面存在擦痕等。有的在作伪过程中破坏了背胶,就贴在信封上实寄,以掩盖其处理手法等。

  总之,集邮者不要存在猎奇心理,应以平常心对待刷色变体票,这样才不至于受骗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