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浅析大龙邮票与小龙邮票的区别

  1878年,大龙邮票开始印刷发行,铜质的印模经过多次印刷逐渐磨损剥蚀,虽然在后期剔去了不堪再用的印模,全张枚数由25枚减为20枚,但是最终因几乎全部子模都有严重磨损无法再用,而不得不重新设计印制新的邮票,即通常所说的小龙票。其实大龙邮票和小龙邮票的名称是集邮家的俗称,过去的邮票目录称之为海关邮政第一次邮票和第二次邮票。有些集邮者将1898年发行的伦敦华德路公司用雕刻版印制的蟠龙邮票称作“小龙邮票”,这是不正确的。

  大龙邮票发行后的6年后,即1884年海关上海造册处鉴于大龙邮票的印模严重磨损,不堪再用,遂向总税务司赫德提出改铸新模、发行新票的建议,很快获准。于是,造册处向海关驻伦敦办事处提出申请,订购印制新邮票所需的各项物资,并将印模的制作委托给曾经印制过黑便士邮票的英国潘京·贝根公司。1885年下半年,新票面市。因其总体格局与第一套邮票相同,故早期邮政部门称其为“第二次出印”,或“清二次票”;又因其与第一套票相比,图幅稍小,集邮界一般称其为“小龙邮票”。随着1988年国家邮政部门将第一套邮票正式命名为“大龙邮票”,“小龙邮票”实际上也成了正式名称。

  小龙邮票在图案与“大龙”相似,英文铭记、面值布局等与“大龙”相同。但票面尺寸较大龙邮票为小,因此图案相对大龙邮票没那么醒目,且由于油墨印制技术问题,小龙邮票的油墨更易褪色,导致如今留存世上的小龙邮票品相往往反不及更早出生的大龙邮票,加之没有“首枚”这样重大的历史价值光环笼罩,导致小龙邮票其170万枚的发行量相对约100万枚的大龙邮票仅多出不足一倍,但目前在市场上的价值却逊色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