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寄封存世量更稀少,有不少捡漏可能
实寄封是通信寄递后的信函封套或是其它邮政用品的总称,其中,从广义上来说,实寄封还包括其他部门专设负责本系统内部信函传递的机构传递过的信封,以及邮票史前的邮驿封、车封、马封和民信局实寄过的信封。
余先生曾在拍卖市场上见到一封实寄封,上面贴的是上世纪初的邮票,意外发现这封实寄封上的邮戳是修补版,于是以2500元买下。不久,他委托另一家拍卖行拍卖,最后拍出5万元高价。收藏邮币卡多年的苏先生说:“实寄封有不少捡漏可能,现在正是挖掘的好时机。”
金银币、邮票收藏市场遇冷多时,邮币卡市场一片冷清。“收藏中捡漏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余先生告诉记者,比如不少邮票多达十几个版,外表看起来一样,“即使只是些微差别,价格可差千里”。
例如计划于1990年5月17日发行的业内俗称“一片蓝”的“香港中银大厦落成纪念”邮资明信片,面值4分。其后,由于发现该明信片的英文名称出现了错误,并且由于印刷原因导致天空的色彩和云层有所不同,邮电部门决定“全部收回”,但仍有不到8万余张流出。苏先生告诉记者,由于该片存世量稀少,其正常新片市场价格飙升至2200~2500元左右,不同云层和颜色天空的单片市场价格约为5000元,但在该片发行期以前就寄出的实寄片可以卖到4000~6000元。
苏先生告诉记者,实寄封、实寄片之所以高出票面本身的价值,有两方面因素:
一是一些实寄封、实寄片比邮票的存世量更稀少,且要找到品相完好的更加不易;
二是它忠实地记录着历史和时代。封、片上保留着的纪念戳及宣传戳或文字都可以提供许多邮票本身不能传达出的信息;
近几年很多拍卖行的钱币邮票专卖开始推出不少重头实寄封,并且深度挖掘了这些拍品的价值。实寄封的趣味性让收藏者趋之若鹜。如中国嘉德在今年春拍推出了一件蒙古明信片。“明信片很普通,但寄出的邮局很特别。”在中国嘉德邮品部负责人何欣看来,实寄封有很多学问:“很多收藏者从邮票转收实寄封,会先收首日封。因为首日封精美、内容直观,而且加印了首日邮戳。随着他们的水平慢慢提高,会进而研究邮票的特殊使用、邮路、邮戳等,那就是另外一个境界了。”
并不是所有实寄版、实寄封都有收藏价值,要注意目标有所选择,针对自己收藏能力,对一定题材或年代进行专门收集比较好,除此之外,还要研究实寄封、实寄版所反映的时代背景,片、封上的纪念戳、专用戳和日戳,并且学习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