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沈阳艺术家让四大中医药堂走上邮票

  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一生中最“赚钱”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作品能够出现在邮票或者钱币上,这里的“赚钱”并不是指稿费的丰厚,而是指邮票和钱币在生活中流通的频率。

  近日,我们沈阳的一个艺术家就做了这样一件“赚钱”的事情,他的手绘作品被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采用,将变成邮票全国发行,据设计者介绍,这是近年来我们沈阳艺术家的作品第一次被设计成邮票。

  邀请:被伯乐偶然相中

  11月20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将要发行《中医药堂》特种邮票,1套4枚,分别为同仁堂、胡庆余堂、雷允上和陈李济。

  由于李时珍是黄冈市蕲春县人,经当地政府申请,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批准,蕲春县将举办邮票《中医药堂》首发仪式活动。《中医药堂》邮票设计者李晨将亲临邮票首发式活动,为广大集邮爱好者现场签售邮票首日封。

  李晨是我们沈阳本土的一位艺术家,他有很多头衔——鲁迅美术学院插图工作室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等等。但是李晨一直认为,“我就是一个画画的”。

  李晨一直专心自己的绘画,这次设计《中医药堂》邮票也是“被选择”的。据李晨说:“我常年给《读者文摘》画插图,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一位高层领导在飞机上看《读者文摘》时,看到了我的作品,他就让人找我,希望我能设计一套《中医药堂》主题的邮票。”

  最初接到这个选题时,李晨先去了北京邮票总公司编辑部,想听听邮票编辑对这套邮票的意见。在那里,李晨了解到还有其他6位设计者也在设计这套《中医药堂》邮票,而且是多套方案,邮票编辑提供给大家的素材是一样的,有些设计者在创作时,以装饰画的风格为主。当时李晨对这套邮票的创作方法还没有确定下来,只是继续在有关药堂的元素上下工夫,力求找到最具代表性的表现语言。

  用心:亲自学习中药制造过程

  设计邮票与进行其他创作根本不一样,李晨说:“邮票是邮政机关发行,供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邮票发行由国家管理,通常是国家主权的象征,甚至是某些国家重要的财源,如列支敦士登。面对邮票这样具有重大意义的创作题材时,我甚至有些担心,害怕自己的能力不够。”

  为了充实自己的中医知识,李晨开始了自己的“中医之路”。李晨说:“面对着繁多而又雷同的各种中医资料,我还是找不到突破口,在困惑中我似乎悟出编辑的初衷。也许不只是怎样突出药堂的特点,也在于创作的技法和风格。我于是思路豁然开朗起来,以我多年从事连环画和插图的惯性思维,逐渐在头脑中勾勒出中药堂传统制药流程的一些代表性的场面。为了更加真实,我还请来专业的中医给我讲课,让我的学生和我一起进行最原始的中药制造。最后,我觉得以素描的写实手法应该更适合体现中医药文化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底蕴。”

  有了创作的灵感和思路,李晨还请教了高人。“在确立了理论上的创作方案后,思路就变得很清晰,我开始对所掌握的素材进行筛选、调整并组合,初步确立了构图。接下来我又拜访了老一辈画家王弘力老先生,在与老先生的访谈中,听老先生描述记忆中近代药铺的店面、幌子、工艺、广告的形式等等,令我对一系列的中医药文化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那些制药场面在脑海中变得更加鲜活,从而激发了创作的灵感和激情。”李晨认为自己的创作成功是因为真实。

  价值:有人花20万欲收藏手稿

  在绘画过程中,李晨为力求形象逼真,辅以电脑技法对一些器具进行整体处理,以使其更具立体感。对人物造型首先统一为传统的中式服装,刻意回避了明显的时代特征,强调手工作坊的形式。为求画面的丰满和生动,李晨找来模特逐一将人物各种姿态分多角度拍成照片,再选取最适宜的角度应用到构图中。

  整个设计过程,李晨对邮票设计有了新的认识,他说:“世界各国的邮票发行与设计工作都是极为严密的。1999年12月7日,中国国家邮政总局成立了第一届邮票选题咨询委员会,负责邮票的选题论证。在德国邮票是由德国财政局与一个名为‘德国邮政艺术组’的计划顾问团合作发行。邮票设计者需要将设计图放大六倍,以显示其所有细节。”“虽然原稿应用到邮票上将被缩成方寸之地,但我并没有忽略对每一个细节的处理,力求令画面饱满、厚重,栩栩如生。四幅图画面严谨,每幅都有其独立性,放在一起又形成一组情节交错的连环画,象征着一脉相承、绵延数千年未曾中断的中医药文化及文明,旨在表现中国传统医药学强有力的生命力。”李晨对自己的作品是这样评价的。

  “李晨设计邮票”的消息,已经被沈阳的一些职业邮品收藏家知道,有的人居然找到李晨的家,要花20万的高价收购李晨《中医药堂》的手稿,但这都被李晨婉言谢绝。李晨说:“我虽然没有太多的钱,但是我的钱还够花,一个艺术家,他的作品能够成为邮票,这本身就是钱了,我不希望自己被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