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收藏
1948年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和解放区的扩大,到这一年秋天,各个解放区多已连成一片,全国胜利在望。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我们党于1948年12月1日,在“北海银行”、“华北银行”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成立了统一的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当年发行人民币,并陆续收回各解放区的地方性货币,禁止一切外币、金银在市场上流通,并尽快清除了国民党发行的各种货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政务院收回“东北银行”和“内蒙古人民银行”所发行的流通券,继而又统一了新疆省银行。从此,人民币成为我国统一、惟一合法的货币。
第一批发行的人民币有拾元、贰拾元和伍拾元三种钞票。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从石家庄迁至北京,1月10日发行1948年版壹元、伍元和壹佰元人民币各一种,以后又陆续发行。1951年,又发行了印有蒙文的人民币伍仟元、壹万元两种和在新疆发行的印有维吾尔族文字的伍佰元、壹仟元、伍仟元、壹万元人民币四种。第一套人民币共计12种面值,62个版别。
第一套人民币流通时间较短,发行品种多,且发行量少,其中许多品种非常稀有,号称“十二珍”。十二珍是指“牛”伍元券、“帆船”一佰元券、“赶骡”伍佰元券、“瞻德城”维文版伍佰元券、“牧马”维文版壹仟元券、“羊群”维文版伍仟元券、“蒙古包”蒙文版伍仟元券、“火车过头”伍仟元券、“骆驼队”维文版壹万元券、“马群”蒙文版壹万元券、“新华门”伍万元券和“收割机”伍万元券。
最近几年来的拍卖,第一套人民币的价格一直在看涨,身价几乎达到百万元。
从1953年起,我国进入到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1948年开始发行的人民币,由于历史原因,因为面额过大,不便于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为了适应国家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健全和巩固新中国货币制度,于1953年3月1日正式发行第二套人民币(俗称五三版),同时收回第一套人民币,新旧货币兑换率为110000。
第二套人民币即有拾元、伍元、叁元、贰元、壹元、伍角、贰角、壹角、伍分、贰分、壹分等主辅币共11种面额,13种版别。该套人民币的设计和印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币面主要图案分别是汽车、飞机、轮船、拖拉机、火车、水电站、北京天安门、延安宝塔山、井冈山龙源口桥、民族大团结、工农联盟,反映了全国人民对现代化建设的愿望和对革命圣地的向往,标志着全国人民的大团结。
第二套人民币中的1953年版叁元券、伍元券和拾元券除图案轮廓由我国专家自定外,其余制版、造纸水纹等都是借助国外技术,力求复杂精细,以求防假,委托前苏联的印钞厂印制。后因历史上种种的原因,这三种人民币于1964年便停止流通,故流通时间很短,所以无论新票、旧票存世数量均不很多。新票好品相更为难求,特别是拾元券,尤为稀少,不易多见。叁元券正面图案为绿色,中心处有井冈山龙源口石拱桥图案,尺寸160×72mm,1964年5月15日停止流通,三字轨,七位数,现今价格一张为1500―2000元。伍元券正面图案为紫丁香色―――棕色,中心处为各民族团结图案,尺寸为160×75mm,1964年5月15日停止流通,三字轨,七位数,现今价格为1500―1600元。拾元券正面图案为灰―――黑色,中心处有工人和农民图案,尺寸很大,为209×85mm,俗称“大黑拾”。1964年4月15日停止流通,三字轨,七位数。九成新12000元,十成新1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