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解读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历程

  第一套人民币是1948年12月1日由新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印制发行的唯一法定货币。第一套人民币是开国货币,是人民币开山鼻祖,它面额最高,共176552元,由人民政府所属人民银行在1948年12月1日印制发行的法定货币,于停止流通时间:1955年5月10日,仅流通6年。

  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历程

  1947年7月,在华北财经办事处主任董必武的提议下,经中央同意,开始组建中央银行,在华北、西北、华东三大解放区准备发行统一货币,当时很多人建议用“联合银行”、“解放银行”以及“全国解放银行”等名称。后来晋察冀边区银行的副总经理何松亭建议,采用“中国人民银行”这样一个名字。

  1947年10月,董必武致电中央,未来的中央银行定名为“中国人民银行”。经中央批准之后,决定使用。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分散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为适应形势的发展,急需一种统一的货币替代原来种类庞杂、折算不便的各解放区货币,经华北人民政府、山东人民政府、陕甘宁和晋绥两边区人民政府会商决定,合并华北解放区的华北银行、山东解放区的北海银行和西北解放区的西北农民银行。

  于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中国人民银行。首任总经理南汉宸,副经理胡景云、关学文。当日即由河北省平山县银行发行第一批人民币5元第一版、10元第三版和50元第一版,标志着第一套人民币正式诞生。

  第一套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六字由当时的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同志题写。

  人民币发行后,逐步扩大流通区域,原各解放区的地方货币陆续停止发行和流通,并按规定比价逐步收回。1949年初,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迁到北平(今北京),各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分行,至1951年底,人民币成为中国唯一合法货币,在除台湾、西藏以外的全国范围流通(西藏地区自1957年7月15日起正式流通使用人民币)。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