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如何收藏1953年3元井冈山纸币

  1953年3元井冈山纸币对于纸币收藏者来说并不陌生,被誉为最为投资的纸币之一,由苏联印刷,只出现了一次。所以对于这枚纸币,很多人是只问传言未见其真面目,它们的价格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了。

  发行背景

  1955年3月1日是三元人民币的发行时间,1964年5月15日是苏三元纸币停止流通市场的时间,所以它目前的现存量很少。至于苏三元纸币值多少钱,苏三元纸币物以稀为贵,所以价格高也是正常的。

  三元井冈山纸币整体为淡绿色,长16厘米,宽7.2厘米,比现在流通的1元纸币稍微大一些,正面是井冈山龙源口石桥图景,正上方为“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两端各有繁体“叁圆”字样,下面印着“一九五三年”字样,背面图案为花纹和国徽,中间有汉字、维吾尔文、蒙古文、藏文四种文字的“中国人民银行叁圆”字样。

  这枚三元纸币与同年份委托苏联印刷的5元、10元被钱币收藏者全称为苏三币,印钞厂生产能力有所不足导致的。当时我国印刷技术还很落后,对大面额钞票采用的复杂凹版对印技术和水印造纸技术的掌握都不过关,所以二版币中的大面额钞票要委托苏方代为印刷,其余小面额纸币的钞票纸,也大多要靠苏方提供。

  第二套人民币起初设计的最大面额钞票是100元,后来为了预防逃到台湾的国民党大批量造假,把最高面额限制在10元(这样造假的成本和难度也就大大增加了)。在货币总需求量确定的条件下,这就大大增加了印刷的工作量,即使是苏方大型印钞厂的生产能力,要想在一年多时间里完成这样大批量的生产,也是十分困难的。如果再没有“三元”的面额,一元、二元纸币的印刷量就要更加增多,印刷任务就更难以完成了,所以经过与苏方的技术性商讨,我国最终确定了模仿卢布的1、2、3、5、10元的面额划分。

  当时苏联的卢布常用“三”的面额,有三戈比的硬币和三卢布的纸币。第二套人民币于1950年开始规划设计,1953年开始制版和印刷,当时正是我国向苏联方全面学习的时期,所以在这方面也借鉴了卢布的面额体系。

  后来中苏关系恶化,此币又由苏联代印,因此为了防止苏方利用手中的印版印制“真版伪钞”,扰乱我国金融秩序,中国人民银行于1964年4月14日起在一个月内限期收回。1964年5月15日停止收兑和流通使用,第二套人民币由苏联借钱,因此中苏关系恶化时,销毁的较全,因此其存世量极少,如今到了收藏市场上,成为收藏市场上的焦点,在收藏市场上占据了无可替代的收藏地位。

  对此,钱币专家建议,如果收藏要量力而行,同时还要警惕假币,不要盲目跟风。在收藏过程中务必要时刻保持谨慎态度,理性收藏,切忌因利益而迷惑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