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民俗钱币的三项原则
民俗钱币不是批量铸造,其数量稀少,非常具有收藏鉴赏价值,不过因为民俗钱币历代有续铸、翻铸及仿铸等现象,并且到现在不绝,所以,对民俗钱的鉴赏要仔细结合钱币本身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收藏时要把握三项原则:
1、赏其“图”。即以钱币上的图案内容和风格特点,来判断其真伪和艺术价值。民俗钱图案蕴涵的内容极为丰富,堪称中华民族民俗风情的历史长卷,可以说多姿多彩,如诗如画,每个图案都表现一个优美的故事。汉代民俗钱图案较为简单,多为星斗、六博棋局、四灵、祥云等纹饰,表现了这一时期人们对自然的崇拜;隋唐宋元时期出现了佛像、八卦、符咒的纹饰,说明这一时期随着佛教、道教的发展,其宗旨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当中;至明清时不但钱形各异,而且由于不同纹饰、文字的搭配,使图案内容也丰富起来,如鹿、鹤、青松图案,寓意“福禄”。此外,汉代采用范铸钱,而唐代以后则采用母钱翻砂工艺,因此从这一方面入手,也有助于对民俗钱币真假的鉴别。根据以上方法再参照有明确年代的出土文物及民俗文物,通过比较,我们就可大致对手中所藏民俗钱币的年代和真伪有一个明确的判断;
2、看其“文”,即以钱币上面的文字判断该钱的真伪。民俗钱上面的文字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以吉语钱来说,汉代经常出现“常乐未央”、“长宜子孙”等吉语,字体有些像汉瓦当或五铢钱的篆体;清代的多为“万年天子”、“天下太平”、“人恭则寿”等,多为楷体。总体来讲,民俗钱币的文字书法变化多样,秦汉古朴随意,唐代典雅豪放,宋代洒脱大度,明清拙板秀逸。
3、观其“形”,即以钱币的形制判断该钱的年代和真伪。民俗钱币除了少数有年号的容易断代以外,一般没有显著的纪年信息,因此只能从钱币的形制特征进行辨别。就形制而言,其经历了由单一向多元的发展进程。明代以前的民俗钱币钱形主要以方孔圆钱为主,以后钱形趋向多样化,出现了花形、星形、钟形、梅花形等多种形制。民俗钱币的形制在中国货币文化领域独树一帜,与同时代行用钱的风格迥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