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钱的制作标准
对钱的制作标准,对称,是自然界中一种普遍存在的而且又奇妙有趣的现象,对称是种美,它能给人以整齐、沉静、稳重、和谐的感觉。对称美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基础。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对钱的制作标准。
即低标准对钱和高标准对钱的观点:
第一,不同时期的对钱,其标准和要求是不同的。南唐的开元通宝和唐国通宝,都有篆书体、隶书体两种钱文,两种不同书体的钱,却具有大致相同的制作特征,主要标志是阔缘小字,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对钱。当时,对钱刚刚问世,无先例可寻,无章法可依,所以对这一时期的对钱,不可能也不必要去过于挑剔。
西夏后期,受两宋对钱的影响,乾、天庆、到光定年间的铸钱也出现了对钱。这是对钱的尾声,却也有新的创举,不仅有汉文不同书体的对钱,如乾祐行书、真书,光定篆书、真书,而且出现了汉文和西夏文的对钱。乾祐以前,如福圣、大安、贞观,只铸西夏文钱,文字笔画简朴,书写比较随意,乾祐以后,包括乾祐、天庆,既有西夏文钱,同时也铸汉文钱,此时的西夏钱文书写方整规矩,制作严谨精美,俨然是有对钱的风韵。
但它们和两宋对钱相比,不仅数量不可同日而语,在制作上也不是那么严丝合缝,这又是西夏对钱的特色。与此相对而言,两宋对钱就要复杂得多,数量众多,版别繁杂,层出不穷。北宋仁宗天圣以后,盛行对钱,成为“制度”,宋时又兴各地铸钱,钱监林立,不同地区,不同钱监,不同铸期的钱币,制作各异,再加上制作者刻意追求对称的完美,因此对于这个时期的对钱要求势必从严,也就是所谓高标准概念的对钱,除钱文书体之外,还必须考虑文字制作等各方面的因素。
第二,根据学术上的需要,对于对钱的标准和规范要求,也可以作科学的分析,可以由浅入深,由宽及严,制订不同层次的标准。譬如对于初入门的人,只要掌握对钱的一般知识,同一种年号钱,两种书体的钱文,即可以配对,称之谓对钱。当然,这是低标准的对钱。对于学者、古钱收藏家,或者博物馆的钱币收藏来说,这样的要求显然是不够的,那么,不仅要考虑钱文,考虑时代特征,而且要寻找它们的区域特征,制作特征,进而探索不同版别所具有的不同的文物价值,哪些是常见的普通品,哪些是珍贵的稀见品。这样对于对钱的标准就高了,要求就严了。
对于从事专门研究的学者来说,可能考虑学术上的要求会更多一些,譬如同一钱监铸造的同类对钱,早、中、晚期的制作各有何特征?有什么演变的轨迹可寻?由此可以探讨这个钱监的兴衰历史,铸钱历史。不同钱监铸造的同类对钱,它们之间又有哪些共同之处?哪些不同之处?除版式区别外,原材料,合金成份有哪些区别?由此可以探讨其金属用料的来源,矿产的出处和矿料的性能。譬如有一种宣和短宝对钱,钱体常泛铁锈,杂质铁的含量较高,被认为是江西饶赣监的铸钱。有的对钱,不仅文字轮廓,气息神似,而且同样错范,铸成后一起落土,一样的坑口,一样的锈色,可谓天衣无缝,这不仅是一种天然的艺术杰作,而且对研究铸造工艺、材质和锈蚀成因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