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康熙五彩瓷器的釉彩特征

  康熙五彩瓷器的釉彩特征,五彩瓷器源于宋、金、元时期的釉上红、绿、黄彩瓷,明洪武朝景德镇已烧制青白釉红绿彩瓷,到宣德朝时官窑已有成熟五彩瓷出现并成为朝廷赏赉品,惟釉上蓝彩尚未配烧成功,以釉下青花代之,如西藏萨迦寺发现的青花五彩莲池鸳鸯纹碗和高足碗即是,故又称作青花五彩。那么康熙五彩瓷器的釉彩特征有哪些呢?

  釉上五彩是康熙瓷器的重要代表作,康熙五彩瓷器中的颜色除矾红以外,绿、黄、紫、蓝、赭等诸色剔透明澈微微凸出,有宝石之感,色彩光艳夺目,烧成温度在780度至800度左右。

  (1)红彩:五彩中的红彩,是用皂矾(三氧化二铁,行称“矾红彩”)制成。制作时要经牛皮胶浸泡,以浸胶3至10年的矾红为好用。在上彩时需加入一定量的铅粉和牛皮胶,用水轻轻沾染,以中锋运笔,悬腕以拉线法描绘。烧成后色彩鲜艳沉着,红得像宝石,而且有层次。清末以后,红彩常用西赤(碳化硒)调油平填,红中泛橙而漂浮于釉面,手感粗糙,更无矾红的光泽和润滑。

  (2)蓝彩:康熙五彩的一个重大突破是发明了釉上蓝彩。蓝彩堆厚处色浓泛紫灰色,篮彩薄处色淡泛浅灰蓝。明代的的蓝彩皆由青花(釉下)代替,故有青花五彩之称。

  (3)黑彩:主要用于勾勒纹饰的轮廓线,早期康熙五彩的黑色线条显得不挺,断续及毛糊,不够乌黑明亮,甚至带褐。后来的黑彩用乳香油及珠明料混合调成,因此黑彩才开始变得乌黑发亮。

  (4)黄彩:康熙时期的黄彩是以三氧化二铁为基础原料,呈清新的鹅黄,色层透亮鲜明,与康熙之后多用锑黄(氧化锑)而形成带粉质层的不透明黄彩迥然不同。

  (5)绿彩:一般都形似琉璃,光泽灿然,透亮明快,常用来衬托黑彩。绿彩浓淡呈色多样,以不同程度的浓绿和嫩绿(葱心绿)为多见。

  (6)金彩:金彩釉料的制作,是把金子磨碎,倒入瓷钵内用水研磨混合,用时溶于适量的牛皮胶内,渗入铅粉,在胎上描绘烧成,不易褪色。

  (7)紫彩:康熙时紫彩发色不稳定,常发乌发灰。

  (8)赭彩:因调彩用料和烧成温度等原因,呈色浓淡多样化。赭彩主要流行于康熙朝,之后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