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套人民币在哪些方面有创新和突破
第四套人民币在哪些方面有创新和突破?第四套人民币主题思想鲜明,突出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爱我中华壮美山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和热情。其较前三版人民币有明显创新和突破。那么,第四套人民币在哪些方面有创新和突破呢?
1、在面额结构及设计上的创新和突破。1981年7月6日,人总行根据市场货币流通量猛增的实际情况,指示设计3种大面额票券,即20元、50元、100元,由北京印钞厂设计为以泰山、新华门、人民大会堂、三峡、天安门、长城为正背面主景的3种票券,但此次报告未被国务院批准。1984年2月29日,人总行再次上报印制大面额票券的报告,3月4日国务院批示:“同意付印,何时发行另行报批。”同年10月23日,人总行上报关于公布新版人民币时间及改变大面额票券设计主题的请示,陈述了原设计三种大面额票券与批准的1角至10元券设计主题不一致,并重新组织专家设计,取消20元券。增发50元券正面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头像,背面用黄河图,100元券正面用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四位领袖像,背面用井冈山全景,并将两张票券作为第四套人民币的配套面额。1985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批准。至此,第四套人民币整版设计完成。
2、在图案和纹饰设计上创新和突破。第四套人民币票面主景,吸收国际常用设计手段,正面均采用了大幅民族人物头像,具有较好的防伪效果;背面图案取材于我国的长城、南海、南天一柱、长江三峡、珠穆朗玛峰、黄河壶口、井冈山等名胜古迹、名山大川,体现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票面的纹饰也全部采用富有民族特点的图案,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如,从1角到10元7种券别,分别采用了14个民族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头像,展现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和各族人民的大团结;1角、2角、5角三张辅币背面衬托主景国徽的也是少数民族图案;10元到1元四张主币,正面衬托面额的纹饰是中国民间喜闻乐见的、象征吉祥喜庆的艺术图案,10元券是“凤凰牡丹”,5元券是“仙鹤松树”,2元券是“绶鸟翠竹”,1元券是“燕子桃花”,在造型上又采用了装饰性的表现手法,非常鲜明、活泼。
3、在文字设计上的创新和突破。改繁体字为简体字。从第四版人民币开始,在文字的采用及规范化、标准化上也作了认真调整,全版票券不仅继续采用蒙、藏、维、壮四种少数民族文字,以方便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使用,且开始统一使用标准简化汉字,字体仍沿用“张黑女”碑体,保留了马文蔚先生的书法风韵。例如将原繁体字的“國、银、圆”都分别改成了“国、银、圆”简体字,将异体字改为正体字,如将“貮”、“角”分别改为规范的正体字“贰”和新字形“角”。在1元以上主币上增印了盲文符号,便于盲人通过触摸黑点多少和分布区分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