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收藏的误区有哪些
钧瓷收藏的误区有哪些?随着人们收藏与鉴赏水平的提高,现当代钧瓷打开煌煌国宝的象牙塔,跃进艺术爱好者的视线。然而,人们对现当代钧瓷收藏往往易陷入几大误区。那么,钧瓷收藏的误区有哪些呢?
1、重古法烧制轻现代烧制。钧瓷收藏最重要的是它的艺术价值,现代钧瓷大胆改进燃料、釉方施釉烧成等工艺,技术的进步与否不是评判钧瓷的标准,随着现代科技在陶瓷生产中的运用,当代陶瓷制品无论从欣赏价值、制作工艺上都在接近甚至超越了古代陶瓷,现代艺术品就是明天的古老艺术品,所以无论何种烧制方法,只要钧瓷成品焕发出其本身的艺术特点才是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
2、盲目迷信大师。钧瓷的烧制是一种复杂的高难技术,在烧制过程中有70%的产品会报废掉,素有“十烧九不成”之说,珍品的出现概率只有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加之窑变等各种物理化学作用的结合,使钧瓷的烧制环节很难做到精确地人为控制,需要点“靠天吃饭”的幸运。而且,同一位大师不同时期的作品也存在水平的参差不齐,价值相差许多。“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更多的是一种技术职称的评选,所以赏者应端正收藏的目的,丰富自己的收藏知识,勿被所谓的“名人效应”所蛊惑。相对于大师,一些知名度不太高却才华横溢的中青年艺术家,其潜力已不可小觑。金瓯阁于景德镇挖掘培育了一批青年艺术家,最大限度地激发艺术家的创作潜能,虽然其作品的价位只是已市场运作过的大师作品价格的几十分之一,但随着他们自身的努力和市场的复苏繁荣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必将大有作为。
3、急功近利。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引起人们对经济高速自由化下的反思。无论古代还是现代艺术品,都需要人文知识、美学知识的不断积累,比如书法、国画、都是厚积而薄发,它们的鉴赏门槛很高,非一般人难以涉足。一夜暴富的心理加之传媒机构和团体的追名逐利,造成全民的收藏心态不平和、频繁炒作、不求甚解、渴望靠“捡漏儿”等浮躁心理,致使收藏市场鱼龙混杂,渣滓沉浮。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大国,我们要看到每一次的经济危机之后,随着政府的扶植、新的艺术家的成熟、大众的鉴赏能力的提升,收藏市场规范化运作,会使艺术产业首先复苏,作为五大名瓷之一的现当代钧瓷,继中国艺术品市场上,书画、玉石、漆器等多米诺骨牌之后,其价值毕会显现。精明的藏家不妨逢低介入,钧瓷赏者也可进行个人小额投资或系列专题收藏,先人一步,部好收藏与投资的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