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德化陶瓷的收藏前景怎么样?

  德化瓷的主流收藏按时间序列来区分,大致为三种:一是明清德化瓷的收藏。明末清初的德化瓷已是国内外拍卖行的常客,这板块的收藏极需眼力和实力,收藏圈由资深业内人士组成。二是建国后的文革瓷收藏。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该时期的大部分作品属集体创作,且无款识,因此也给仿冒者留下了可乘之机,所以这个板块的收藏也需对“文革”时期德化老厂的制瓷历史沿革了如指掌,此非一般民众可涉猎,故该收藏圈也以业内人士为主。三是德化现当代瓷的收藏,该部分的收藏以老艺人和中青年实力派艺人的代表性作品为主。这些老艺人从德化瓷厂走出来,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自办陶瓷研究所,潜心研究德化瓷艺,并孜孜不倦地把技艺传授给中青年艺人。这些老艺人和中青年艺人就在普通藏家触手可及的范围之内,或可就近在中介机构欣赏作品,或有机会与创作者面对面交流。因此该板块的收藏门槛相对较低,涉入群体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市场刮起“德化瓷”收藏热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收藏德化当代瓷的行列中来。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首先,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民众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逐步扩大,对艺术品的消费能力大增。其次,德化白瓷佛像满足人们对美和信仰的需求,人们追求多元化以及个性表达,带动了对当代艺术陶瓷的需求。再次,德化白瓷烧制原料资源的枯竭和老艺人的凋零,无疑将使得好瓷好工的作品成为民间收藏的追逐热点。最后,德化白瓷处于价值洼地,相比较其他窑口的价格,德化白瓷的价格还处于低位,相对于其价值,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此时正是收藏的好时机。

  名家精品投资价值稳固

  2006年6月2日,国务院在中央政府门户网上发出通知,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德化瓷烧制技艺名列其中。同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批准对德化白瓷实施地理产品保护。德化瓷烧制技艺的传承就有赖于德化当今陶瓷界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代表有柯宏荣和陈桂玉夫妇、苏献忠、许瑞峰和陈明良等,其中年龄最大的53岁,最小的44岁,正处于创作生涯的黄金时期。这些大师不仅在瓷塑创作上善于借古喻今,更是潜心于德化瓷烧制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开拓了德化瓷的新格局。而一些老艺人,如许兴泰、苏清河、陈德卿、周雅各、杨剑民、邱双炯、许兴泽和苏玉峰等人的作品都是精益求精,数量稀少,是高端收藏不可错过的“好东西”。除此之外,市场的逐步完善,中介机构和拍卖市场的合理化运作,不论对于作者本人还是收藏人士,都是有利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