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墨彩瓷是什么

  墨彩瓷是什么,墨彩始见于清朝康熙中期,流行于雍正、乾隆朝并一直延续至清末、民国时期。康熙时的墨彩色泽浓重,彩釉配制纯净,上涂一层玻璃白,烧就的墨彩漆黑莹亮;有以绿彩为底者,更为莹亮浓郁。其制品白釉地多微闪青色,纹饰多以花鸟为主,画风深受同时代画家的影响。到雍正、乾隆年间,墨彩多用国产料仿烧水墨珐琅效果的瓷器,犹如白纸作画,浓淡相宜,洁净素雅。清末、民国时期亦多有仿造,但不及康、雍、乾时制品精美。那么墨彩瓷是什么呢?

  墨彩瓷釉上彩品种之一。是以淡墨彩在素器上绘纹饰,经炉火烘烤后,白地上呈现淡黑色花纹,有水墨效果,故名。烧成于清雍正(1723-1735)时,多在盘、碗、笔筒等器皿上画纹饰,以人物山水题材居多,具有典雅幽静特色。

  墨彩是从粉彩技法中衍生出来的一种陶瓷装饰画种,流行于清雍正、乾隆年间。在清康熙时期,有一种黑彩,就是用黑色作画、描绘纹样,用红色勾勒人物面部和手部线条,同时用红色淡染的彩绘方式。传统的黑色彩料是用钴土矿和铜花配制,烧成温度较高,这个时期出现的以黑为主绘制纹样的创造,对后世墨彩的形成和发展有较大的启迪作用。墨彩因此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黑彩就是墨彩。《陶雅》说:“墨彩之浓厚而发亮者,广夥其名黑彩,黑彩之淡薄而无光者,又区而别之曰墨彩,其实一物而已,曰墨曰黑虽分犹之不分也”。

  第二种认为墨彩流行清雍正、乾隆年间,它不同于黑彩,黑彩是在窑中烧成的低温彩,而墨彩为炉中烧成的低温彩,用墨彩在白釉上描饰人物、山水,具有水墨画的效果。北京故宫博物院吕成龙在《景德镇陶瓷》第63期刊载的《论康熙黑彩画竹纹瓷器——兼淡黑彩与墨彩和关系》一文中认为墨彩不同于黑彩,理由如下:黑彩与墨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广义上说,凡用黑色彩料在瓷器上彩绘的图纹,都可称为黑彩,黑彩包括了墨彩,但并不是说所有的黑彩都可称为墨彩。墨彩之名是受中国水墨画的启发而产生的,只有雍正时期那种具有水墨画效果,幽静典雅的黑彩才能称为墨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