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如何鉴定翡翠的价值

  如何鉴定翡翠的价值?之所以叫翡翠,是因为翡翠到清朝初期才从缅甸通过第二条丝绸之路,经云南流入中国,这种缅甸玉的出现,受到了宫廷之中皇朝贵族的喜爱,当时的“皇朝翠玉”风靡于民间。

  翡翠的种,指玉本身的质地和透明度,也就是翡翠的成熟程度。组成玉的晶体粗细、晶隙的疏密就决定着翡翠本身的种质及水头(即透明度)。水头长、水头足则透明度高,水头短、水头差则透明度低。行内常常将种与水头联系在一起,统称为种水。种的优劣取决于质地,同时又影响了水头的好坏,它们体现出的是质地决定透明度的关系。晶质细腻晶隙细微,玉的种质就老,称为“老种”;而粗大,疏松,其种质就嫩,即称为“嫩种”或“新种”。翠玉的“种老”和“种嫩”显示在翡翠的硬度上,种越老的其硬度越高,使用时也越耐磨;种嫩的翠件,硬度就下降,不耐磨,而且内在的绿色也会显得干涩,没有灵气,所以俗话说“内行看种,外行看色”。

  “地”的含义是翡翠的绿色部份、绿色以外部分的干净程度与水和色彩之间的协调程度,以及“种”、“水”、“色”之间相互映衬的关系。翡翠整块材料,极少通体带色,绝大多数是色、地相间,而且色少地多,凡翠料无色之处,行内人称之为“地张”,地张不一定是白色,有灰、黄、黑、青、紫、湖、蓝等色,一块好的翠料,除了要求种好以外,还要求地张与色相互衬托,干净清秀,玉质细腻,温润,充满灵气,它是影响翡翠价值的重要因素。

  翠与周围要协调,若翠很好,但周围水差、质杂、色脏的话,称“色好地差”。翠的“水”与“种”也要协调,如“种”老色很好,水又好,杂质脏色少,相互衬托,就能强烈映衬出翡翠的清丽、润亮及价值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