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长江石的市场行情怎么样?

  所谓长江石是以长江的源头塘沽娜山到出口吴淞口河段产的石头,其中也包含了很多支流汇集到长江的石头。所以说长江石的种类繁多,颜色丰富,河道流域长所以水洗度好;形成远古且皮老质坚,把玩手感及佳,视觉冲击力强。由于他的色彩多变,形态各异,形成的图案千姿百态;造型更显鬼斧神工。有人物风景、天文地理、飞禽走兽、奇花异草、文字静物、化石标本等等,数不胜数。是赏石家族中不可多得的石种。

  米芾拜石是书家经久不衰的话题,所谓石痴可见一斑;曹雪芹将“披阅十载,增删数遍”的毕生之作取名为《石头记》,借石头喻文学,可见对石头爱之至深。文人爱石头,将石头叫作案头石,书闲读累之时,阅石以山水宏世,寓志醒目,自然与虚无使学问显出经世之致。

  盛世收藏。当前,收藏界似乎出现了一些热度,各类收藏方兴未艾,然而,奇石收藏,一直没有引起收藏界注意,广大藏家也鲜为奇石间驻足。从收藏的角度,奇石收藏可能是一个“潜力股”,一个需要引导的领域。

  第一、收藏界应统一奇石叫法,应注重石头命名。

  首先要有一个略带官方性质的组织,起一个引领疏导的作用。目前,像样的组织是中国观赏石协会,这个组织成立于2005年,主管单位为国家国土资源局。几年来,他们做了力所能及的一些工作,开展奇石展会,奇石论坛,发展会员,主办月度刊物《宝藏》,成效非凡。或许是半官方的原因,这个组织的毛病恰恰是在向衙门式方向发展,一些做法颇为离奇,一些事情也不尽人意,基本上起不到统领作用。它们的组织命名透出对石头的叫法,

  观赏石,但是有学者很快否定,提出“图纹石”的叫法,并且有另外的组织成立了相关协会。湖北一家出版有月刊《图纹石》,中国观赏石协会居然也含混起来,有时候也叫图纹石、奇石,不一而名。

  大的叫法不确定,小的叫法更是混乱。黄河沿岸的石头叫黄河石,长江沿岸的石头叫长江石,泰山石、华山石也都叫出来。而一些颇具家乡色彩的山河也随时诞生,乌江石、沅江石、桂林石、太岳石……也没有人通审,也没有人管理,就这样瞎叫,大家望文生意,一堆石头互相PK,一比高下,自有言好说歹。但市场更加混乱。

  第二、珍视奇石的特点,培养收藏群体。

  奇石的特点是予人以想象。无论石头外形,还是内部图纹,在一幅画,有的具象,有的抽象,有的立体,有的平面。每一个块石头在不同人眼中有着不同的想象。这个特点要真得珍视,就不难发现,能够读懂这些奇石的,是一个有特点的群体,他们占据着文化的高度,他们有着清雅洁净,他们甚至不为当下所注目,李白杜甫一样闲云野鹤般生息。是历史传统下的“文人”。案头石已透露出他们的身份,书斋案头,寄物寓志。这些人是收藏奇石的主体。但我们活在当下,不得不从市场来考量,“土豪”或许不是文人,流浪画家或许不是文人,但他们都有“装文人”的需求,那么,收藏群体的潜在发展,可能正是他们。

  第三、校正收藏价值观,科学收藏。

  收藏也同别的阶层一样,在经历了上世纪的“文化大革命”之后,严重断代。一旦开始恢复,它并没有恢复到收藏本来意义上。随着邓时代的拔乱反正,一切向钱看成为社会主流。收藏者像银行放贷、股市钻营一样,一开始就从收藏增值上入手。这个收藏观很普世,很实用,很现实,大大地降低了收藏的价值,拖慢了收藏的发展,违背了收藏的意义。其实收藏的意义在于一封普通的情书,一枚早年的纽扣,而这样的意义显然还得等若干年,才有可能出现。如此收藏观,就使得奇石收藏成为冷门,历代文人案头必备的石头也因着我们的时代没有了文人而失去必备。奇石收藏比别的收藏更加需要引领收藏价值观,唯价值观正确,才能平心静气地看一块石头,寻找我们原本有的想象力,杜绝影视网络离奇弱智的想象力作品,回到人与自然的本真对话。

  摆一块奇石,养一盆兰花,燃一炷清香,洒一地净瓶。寻找当代文人,呼唤当代文人,树造当代文人。石头无言,凝山川神韵淘洗一个个时代;石头有温,焐人杰品格启发一缕缕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