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有哪些著名的徐悲鸿油画?

  徐悲鸿出身贫寒,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学素描。1917年留学日本学习美术,不久回国,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并兼职于孔德学院。

  1919年赴法国留学,考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油画、素描,并游历西欧诸国,观摩研究西方美术。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香港、新加坡、印度举办义卖画展,宣传支援抗日。

  后重返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现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徐悲鸿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博的艺术修养,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在我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

  他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山水、花鸟、走兽、人物、历史、神话,无不落笔有神,栩栩如生。他的代表作油画《田横五百士》、《徯我后》、中国画《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现了人民群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达了对民族危亡的忧愤和对光明解放的向往。他常画的奔马、雄狮、晨鸡等,给人以生机和力量,表现了令人振奋的积极精神。尤其他的奔马,更是驰誉世界,几近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徐悲鸿长期致力于美术教育工作。他发现和团结了众多的美术界著名人士。他培养的学生中人材辈出,成为中国美术界的中坚骨干。他对中国美术队伍的建设和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无与伦比,影响深远。

  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按照徐悲鸿的愿望,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1200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余件,全部捐献给国家。次年,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北大街53号的徐悲鸿故居被辟为徐悲鸿纪念馆,集中保存展出其作品,周恩来总理亲自题写“悲鸿故居”扁额。

  2003年,为了纪念和弘扬徐悲鸿先生对中国美术事业的巨大贡献,设立了全国书画院系统最高美术奖项“徐悲鸿美术奖”。陈玉先、姚思敏、蔡超等十人为首届获奖的书画家。

  徐悲鸿愚公移山布面油画46×107.5cm1940年作北京徐悲鸿纪念馆藏

  1939年12月,徐悲鸿应泰戈尔之邀,赴印度圣地尼克坦讲学。1941年8月,徐悲鸿在喜马拉雅山下的大吉岭开始绘《愚公移山》,单是草稿就画了30余幅,11月,完成巨幅设色水墨画《愚公移山》与油画《愚公移山》的创作。徐悲鸿画这幅画,是希望在中国的抗战时期,每个人都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徐悲鸿画的《愚公移山》共有3幅,另两幅《愚公移山》,一幅是油画,一幅是巨幅水墨画,1953年后一直收藏在徐悲鸿纪念馆。三幅作品中,第一稿宽46厘米、高107.5厘米,面积虽最小,但由于成画时间早,原创意义大,被誉为“母本”,加上1941年后该画辗转流落新加坡、日本、台湾等地,命途坎坷,备受关注。

  据了解,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同日新加坡遭空袭。当时在新加坡的徐悲鸿将收藏的百余箱古代书画、近现代名家书画、文玩、陶瓷、古籍善本以及数十年的创作,分藏于友人韩槐准的红毛丹园和罗弄泉的崇文学校。包括《愚公移山》在内的几十幅油画,被分装于皮蛋缸中,藏入一口枯井之内。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徐悲鸿的新加坡好友钟青海从枯井中取出书画珍玩,并致函徐悲鸿。徐悲鸿请其任选一幅作为纪念,钟青海挑选了油画《愚公移山》。

  1985年后,在新加坡收藏了半个世纪的《愚公移山》等作品,又相继流往别国。1992年,《愚公移山》首次出现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流落到日本。1999年10月,在苏富比台北“现代中国油画、素描、水彩”专场拍卖会上,《愚公移山》作为封面作品被再次推出。2000年11月,油画《愚公移山》第一次回到中国大陆,在“嘉德在线”举行网络拍卖,虽然打破了网络不能成交高价艺术品的神话,但却未能回归祖国,再次流到海外市场。

  2006年6月25日下午,北京市文物局出资3000万元人民币,从拍卖市场将我国现代著名画家徐悲鸿的油画名作《愚公移山》(局部如图)的第一稿买下,并交由徐悲鸿纪念馆收藏。至此,这幅流落海外65年、命运多舛的《愚公移山》,与徐悲鸿的另两幅同题同名作品得以团圆。

  徐悲鸿巨幅油画作品《愚公移山》第二稿。该作品高2.13米,长4.62米,在构图上突破了中国画的传统理念,以裸体描绘人物,通过刻画人体肌肉的劲健和动势来突出主题。画面气势磅礴,以雄强之美震撼人心。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评价说,油画《愚公移山》是徐悲鸿先生艺术创作顶峰时期的经典作品,也是中国油画史上最精彩的作品之一,堪称徐悲鸿画作中的神品。

  《愚公移山》取材于《列子·汤问》中人们熟悉的“愚公移山”故事。画家创作这幅巨作,是希望中国军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艰苦奋战,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观众会发现,油画画面自左至右展开;左边是愚公与邻人“孀妻”对话,愚公左右各一小孩,一在吃饭,一在运土;再右是几个身强力壮的大汉挖土不止,人物顶天立地。整个画面充满征服大自然的豪情壮志。

  《愚公移山》作品画面中有一个像鲁智深的人物造型,这个人物的原型竟然是一位印度厨师。据介绍,《愚公移山》是徐悲鸿在印度的大吉岭创作完成的,所以当时画面上的人物多是由印度人来做模特的。徐悲鸿也说过,“那个像鲁智深的模特,型体伟壮,且性格豪爽,工作严肃热情,吾甚爱之。故郑重保留画中,不作任何改造。

  徐悲鸿《田横五百士》长349厘米,宽197厘米,布面油画,此画作于1928年,成于1930年,距今已有70年的历史。《田横五百士》所描绘的是《史记·田丹列传》中的农民起义领袖田横在刘邦称帝后,将到洛阳招安,他手下忠心的500名战士为他送行的情景。此画现藏于北京西城区新街口北大街53号(积水潭桥南侧路西)的徐悲鸿纪念馆。蒋碧微曾回忆:“1928年开始,悲鸿除了去中大教课外,全力创作取材于《史记》田横故事的大幅油画《田横五百士》。”徐悲鸿的女儿徐静斐也回忆:“父亲作此画时,正是日寇入侵,蒋介石妥协不抵抗,许多人媚敌求荣之时,父亲意在通过田横故事,歌颂宁死不屈的精神,歌颂中国人民自古以来所尊崇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品质,以激励广大人民抗击日寇。”

  创作背景

  徐悲鸿在创作这幅杰作时,任务相当艰苦,画面上的每个人物都有模特儿,他先画了精确的素描稿,然后画到画布上。作品1928年开始创作,1930年完成。画面选取了田横与五百壮士诀别的场面,着重刻划了不屈的激情。田横面容肃穆地拱手向岛上的壮士们告别,在那双炯炯的眼睛里没有凄惋、悲伤,而是闪着凝重、坚毅、自信的光芒。壮士中有人沉默,有人忧伤,也有人表示愤怒和反对他离去,那个瘸了腿的人正在急急向前,好像要阻止田横去洛阳,整鞍待发的马站在一旁,不安地扭动着头颈,浓重的白云沉郁地低垂着。整个画面呈现了强烈的悲剧气氛,表现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鲜明主题。正是有感于田横等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节,画家着意选取了田横与五百壮士惜别的戏剧性场景来表现。这幅巨大的历史画渗透着一种悲壮气概,撼人心魄。画中把穿绯红衣袍的田横置于右边作拱手诀别状,他昂首挺胸,表情严肃,眼望苍天,似乎对茫茫天地发出诘问,横贯画幅三分之二的人物组群,则以密集的阵形传达出群众的合力。

  人群右下角有一老妪和少妇拥着幼小的女孩仰视田横,眼神满含哀婉凄凉,其雕塑般的体积,金字塔般的构架无疑使我们想起普桑、大卫的绘画。普桑喜用的红、黄、蓝三原亦在徐的画面中占主导地位,突出了田横与青年壮士之间的对答交流。背影衬以明朗素净的天空,给人以澄澈肃穆的感觉。“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正是德国古典美学家温克尔曼所提倡的艺术格调。

  欣赏徐悲鸿的画时,会发觉画中人物伸展的手臂、踮起的脚尖、前跨的腿、支立着的木棍、阴森锋利的长剑构成了一种画面节奏,寓动于静,透出一种英雄主义气概。在当时流行现代主义艺术之风的中国,徐悲鸿坚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现实主义立场,借历史画来表达他对社会正义的呼唤,这些犹如黑夜中的闪电划亮天际,透出黎明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