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顺治通宝有哪些版别?

  顺治通宝的成分红铜七成,白铜三成。一千铜钱称为一串。顺治通宝重初定位每文一钱,后改为一钱二分、一钱四分、一钱二分五。顺治通宝的币型未能统一,按照背文可分为五种,也就是“顺治五式”。顺治年间为了稳定经济前后进行了五次改制,最终取得成功;确立了清代的货币体系。随着五次改制同时产生了五种形式的顺治通宝闻名于世,这也是“顺治五式”的来由。

  1,顺治仿明钱式,始铸于顺治元年(1644年)历时1年,特征:面文“顺治通宝”,光背无文。

  2,顺治单字记局式,始铸于顺治二年停于顺治九年(1645―1653年)历时9年,特征:钱背由一个单一汉字(有穿上、穿右及穿左三类)记载其铸钱局。据记载当时先后有二十三个钱局开铸单字记局钱,其中“延”、“宣”、“蓟”,存世甚少,极为罕见。

  3,顺治“一厘”式,顺治十年(1653年)七月各省、镇钱局停铸单字记局钱,开铸顺治背一厘钱(一千厘准银一两),历时4年。

  4,顺治“满文”式,顺治十四年(1657年)中央责令各省、镇钱局停铸各类顺治旧钱,由户部宝泉局和工部宝源局开铸“新钱”即顺治通宝背满文“宝泉”、“宝源”钱,此次改制完全脱离了明代体系而确立了清代制钱风格,完成了从型制上仿造明代制钱到铸造真正意义上的清代钱币的转化过程,在整个中国钱币史上也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历时3年。

  5,顺治“满汉文”式,顺治十七年(1660年)户部提准十四个地方局按照顺治四式的规格从新开铸新钱,其背文由本省满文局称和汉文局称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