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蒲华书画怎么辨别真伪?

  图一

  早年科举,仅得秀才,遂绝念仕途,潜心书画,携笔砚出游四方,后寓居上海,卖画为生。他画花卉,也画山水,尤擅画竹。他的墨竹,百年间无人可与伦比。欣赏他的墨竹的,称誉他为“蒲竹”,但非时尚所善,因而也背上了“蒲邋遢”的讥称。中年尤勤书学,斗墨千纸,数日而尽。至于元明各家书帖,也常把玩漫临。有时随意挥洒,一片天机;有时则狂草纵横,姿媚处处。古来书画同体,蒲华以书入画,更是酣畅恣肆,发挥到极致。一八九四年冬,定居上海登瀛里(今汉口路、西藏路间),交往多海上名家,同吴昌硕尤为密切。蒲华长昌硕十二岁,昌硕幼时便闻蒲华画名,关系在师友之间。1911年蒲华去世,好友吴昌硕为其料理后事。

  传世作品有《倚篷人影出菰芦图》、《荷花图》、《竹菊石图》、《桐荫高士图》等。

  蒲华一生勤操笔墨,在晚清上海画坛中留下很多作品。蒲华爱喝酒,时酣酒肆,得兴时吟诗作画,加之性格平易,当时有前来求他写字作画者,也不计酬金多寡,时常是若为其代付酒资即可得字画。又有些前来求画者趁其畅饮,备笔墨纸砚,酒酣落笔,顷刻成幅,山水花卉,有求必应,因而有许多作品流传下来。

  近些年蒲华的作品大量流出,被港台文物商所获,转入市场流通。美国纽约和香港都有许多蒲华的作品进入拍卖。成交价虽不如吴昌硕、任伯年等人高,但也很可观。说明了蒲华作品也深受大家的喜爱。

  图二

  图一图二落款均为蒲华《石竹图》,两幅作品构图较为近似,内容亦基本相同。众所周知,鉴定古书画,一是要看时代风格,二是要看个人风格。乍一看,两幅作品也都明显有纸张和墨色的旧气和旧色,说明了符合作品的时代风格,但是,个人风格似乎让我们感觉到些许的不同。

  首先,图一的竹叶笔笔有力,竹叶的方向交代得清清楚楚,而图二的竹叶在组合上既不够笔力的遒劲,竹叶的方向又显得杂乱无章。

  图一的竹竿线条流畅凝练,柔中寓刚,节节交代得清晰而有质感,尤其是大竹和小竹的并列非常着意刻画,相互间通过墨色的深浅变化,明显地加强了大小竹竿的软硬对比;图二竹竿的形态和墨色交代得不清不楚,竹竿描写的笔法既不准确又不流畅,墨色对比含混不清,笔法拖泥带水,未能做到干净利落,说明存在功力上的不足。

  图一的石头圆中带方,苔点自然;图二的石头用笔太软,太飘,苔点刻意,像洒落的“黑枣”,说明了图二在古代齐梁人谢赫六法中“应物象形”此法中领悟得不够。

  图一的书法落款字字生动,虽然有玉树临风,左右摇摆的姿态,但逊让避扰,呼应顾盼,始终不离中线,符合蒲华的书体形态以及功力;图二的书法形态却给人一种扭扭捏捏的醉态找不着家的感觉,字的线条更犹如枯树挂干蛇,缺乏美感。

  综上所述,图一是真,图二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