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书画作伪手法有哪些

  书画作伪手法有哪些?中国的书画作伪,至少在南北朝已经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书画市场日益庞大,造假分子有了更多的可乘之机,书画作伪手法也越来越高明,赝品成为书画市场的一大毒瘤。而书画作伪手法之多,令人瞠目。那么,书画作伪手法有哪些呢?

  1、画工做仿真品时,有时把名家的真品放在玻璃台面底下,利用灯光反射进行拓绘;或用大门幅的玻璃纸铺在原作上,逐笔细描,然后再将描好的玻璃纸铺在灯桌上面,覆以宣纸,用笔画在宣纸上。没有这种条件的,或笔下“过得硬”的,干脆挂在墙上描摹,而后题钤印,堂而皇之地随行入市。

  除了“统体”作伪外,还有以下伎俩:

  换款。利用现成作品,擦去或挖空题款和印章,而后加上其他不相干的作者名款。

  添款。即在原来没有落款的书画作品上,添上名家名款,使作品陡然间成了“名人之作”。

  半真半假。以一段真的题跋,接上一段假画,或利用真款四周留有余纸,加绘假画。还有的把原画放大,增加尺幅面积,如利用假画把册页放宽或拉长。

  2、有的移贴手法更为精妙,鉴别时不重新装裱,其真伪就很难被发现。上海某博物馆收藏了一幅古代山水画,专家曾多次对这幅作品进行鉴定,均被确认为真迹,何况上面还有黄宾虹的题记。直到6年以后,当博物馆重新翻裱,裱糊师将宣纸揭下一看,题款和画幅整个脱离开来,变成了两半,这才知道此画有假。对一些古旧作品的赝品,售假者通常会在假画上加盖伪造的著名鉴赏家的鉴定专用图章,甚至有专门为鉴定这幅画而做的题跋。

  3、还有的造假者通过拍卖公司或画廊将其成交单进行一翻填写后,俨然一份可以上市买卖的真凭实据。有人甚至伪造其他国家的一些买卖文件,然后再以“回流”的形式进入中国书画市场领域。某些造假者还与一些书画家的亲朋甚至后人结成同盟,串通起来坑害消费者。上海某画院有一名画师,是某位国画大师的直系后人,多年来在国内画坛小有名气,但近年他年老了,笔力渐渐不济,便有人跑来与他合作,将画好的画让他做题跋,变成他的画作上市出售,竟照样供不应求。